曝氣池出現泡沫原因
1、污泥停留時間:
由于產生泡沫的微生物普遍生長速率較低、生長周期較長,所以較長的污泥停留時間(SRT)有利于這些微生物生長。如采用延時曝氣方式等超低負荷的活性污泥系統(tǒng)就易產生泡沫現象,而且一旦泡沫形成,泡沫層的生物停留時間就獨立于曝氣池內的污泥停留時間,易形成穩(wěn)定持久的泡沫。
2、pH值:
pH值從7.0下降到5.0-5.6時,能有效的減少泡沫的形成。放線菌和絲狀菌的生長對pH值極敏感,最適宜的pH值為7.8左右,當pH值為5.0時,就能有效控制其生長。
3、溶解氧(DO):
放線菌是嚴格的好氧菌,在缺氧或厭氧條件下,不易生長。
4、溫度:
與生物泡沫形成有關的菌類都有各自適宜的生長溫度和最佳溫度,當環(huán)境或水溫有利于它們生長時,就可能產生泡沫現象。一般來說,溫度在30℃以上時,容易爆發(fā)泡沫現象。
5、憎水性物質:
污水中含有不溶性或憎水性物質(如油、脂類等)有利于放線菌的生長。
6、曝氣方式:
據觀察,不同曝氣方式產生的氣泡不同,微氣泡或小氣泡比大氣泡更有利于產生生物泡沫,并且泡沫層易集中于曝氣強度低的區(qū)域。
7、氣溫、氣壓和水溫的交替變化:
嚴重的泡沫現象在溫度高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都不會發(fā)生,每年都出現在春夏、秋冬換季時。由水溫高于氣溫而交變到水溫低于氣溫時和由水溫低于氣溫而交變到水溫高于氣溫時容易出現泡沫現象,在氣壓和氣溫交變的時期,由于環(huán)境的更迭,使微生物的生長、構成等發(fā)生了變化,容易出現泡沫現象。
曝氣池泡沫控制對策
1、噴灑水等增加表面攪拌的方法:
噴灑水是一種最簡單和最常用的物理方法,通過噴灑水流或水珠以打碎浮在水面的氣泡,可以有效減少曝氣池或二沉池表面的泡沫。打散的污泥顆粒部分重新恢復沉降性能,但絲狀細菌仍然存在于混合液中,所以,不能消除泡沫現象的根本原因。
2、投加殺菌劑或消泡劑:
可以采用具有強氧化性的殺菌劑,如氯、臭氧和過氧化物等。還有利用聚乙二醇、硅酮生產的市售藥劑,以及氯化鐵和銅材酸洗液的混合藥劑等。藥劑的作用僅僅能降低泡沫的增長,卻不能消除泡沫的形成。而廣泛應用的殺菌劑普遍存在負作用,因為過量或投加位置不當,會大量降低曝氣池中絮成菌的數量及生物總量。
3、降低污泥齡:
降低曝氣池中污泥的停留時間,可以抑制生長周期較長的放線菌的生長。當污泥停留時間在5-6天時,能有效控制絲狀菌的生長以避免由其產生的泡沫問題。
4、回流厭氧消化池上清液:
已有試驗表明,厭氧消化池上清液能抑制絲狀菌的生長,因而采用厭氧消化池上清液回流到曝氣池的方法,能控制曝氣池表面的氣泡形成。由于厭氧消化池上清液中有濃度很高的CODcr(BOD5)和氨氮,有可能影響最后的出水質量,應慎重采用。
5、向曝氣反應器投加載體(填料):
在一些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中投加移動或固定填料,使一些以產生污泥膨脹和泡沫的微生物固著生長,這既能增加曝氣池內的生物量,提高處理效果,又能減少或控制泡沫的產生。
6、投加化學藥劑:
向曝氣池中投加聚合氯化鋁等陽離子絮凝劑也可以有效控制泡沫的產生,使混合液表面的穩(wěn)定泡沫失去穩(wěn)定性,進而使絲狀菌分散重新進入活性污泥絮體中。
曝氣池出現泡沫原因
1、污泥停留時間:
由于產生泡沫的微生物普遍生長速率較低、生長周期較長,所以較長的污泥停留時間(SRT)有利于這些微生物生長。如采用延時曝氣方式等超低負荷的活性污泥系統(tǒng)就易產生泡沫現象,而且一旦泡沫形成,泡沫層的生物停留時間就獨立于曝氣池內的污泥停留時間,易形成穩(wěn)定持久的泡沫。
2、pH值:
pH值從7.0下降到5.0-5.6時,能有效的減少泡沫的形成。放線菌和絲狀菌的生長對pH值極敏感,最適宜的pH值為7.8左右,當pH值為5.0時,就能有效控制其生長。
3、溶解氧(DO):
放線菌是嚴格的好氧菌,在缺氧或厭氧條件下,不易生長。
4、溫度:
與生物泡沫形成有關的菌類都有各自適宜的生長溫度和最佳溫度,當環(huán)境或水溫有利于它們生長時,就可能產生泡沫現象。一般來說,溫度在30℃以上時,容易爆發(fā)泡沫現象。
5、憎水性物質:
污水中含有不溶性或憎水性物質(如油、脂類等)有利于放線菌的生長。
6、曝氣方式:
據觀察,不同曝氣方式產生的氣泡不同,微氣泡或小氣泡比大氣泡更有利于產生生物泡沫,并且泡沫層易集中于曝氣強度低的區(qū)域。
7、氣溫、氣壓和水溫的交替變化:
嚴重的泡沫現象在溫度高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都不會發(fā)生,每年都出現在春夏、秋冬換季時。由水溫高于氣溫而交變到水溫低于氣溫時和由水溫低于氣溫而交變到水溫高于氣溫時容易出現泡沫現象,在氣壓和氣溫交變的時期,由于環(huán)境的更迭,使微生物的生長、構成等發(fā)生了變化,容易出現泡沫現象。
曝氣池泡沫控制對策
1、噴灑水等增加表面攪拌的方法:
噴灑水是一種最簡單和最常用的物理方法,通過噴灑水流或水珠以打碎浮在水面的氣泡,可以有效減少曝氣池或二沉池表面的泡沫。打散的污泥顆粒部分重新恢復沉降性能,但絲狀細菌仍然存在于混合液中,所以,不能消除泡沫現象的根本原因。
2、投加殺菌劑或消泡劑:
可以采用具有強氧化性的殺菌劑,如氯、臭氧和過氧化物等。還有利用聚乙二醇、硅酮生產的市售藥劑,以及氯化鐵和銅材酸洗液的混合藥劑等。藥劑的作用僅僅能降低泡沫的增長,卻不能消除泡沫的形成。而廣泛應用的殺菌劑普遍存在負作用,因為過量或投加位置不當,會大量降低曝氣池中絮成菌的數量及生物總量。
3、降低污泥齡:
降低曝氣池中污泥的停留時間,可以抑制生長周期較長的放線菌的生長。當污泥停留時間在5-6天時,能有效控制絲狀菌的生長以避免由其產生的泡沫問題。
4、回流厭氧消化池上清液:
已有試驗表明,厭氧消化池上清液能抑制絲狀菌的生長,因而采用厭氧消化池上清液回流到曝氣池的方法,能控制曝氣池表面的氣泡形成。由于厭氧消化池上清液中有濃度很高的CODcr(BOD5)和氨氮,有可能影響最后的出水質量,應慎重采用。
5、向曝氣反應器投加載體(填料):
在一些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中投加移動或固定填料,使一些以產生污泥膨脹和泡沫的微生物固著生長,這既能增加曝氣池內的生物量,提高處理效果,又能減少或控制泡沫的產生。
6、投加化學藥劑:
向曝氣池中投加聚合氯化鋁等陽離子絮凝劑也可以有效控制泡沫的產生,使混合液表面的穩(wěn)定泡沫失去穩(wěn)定性,進而使絲狀菌分散重新進入活性污泥絮體中。